尌林建筑 / 拾云山房

作者/Writer: 尌林建筑 2019.08.16


dd46c854df20956518df4344171e2bcf.jpg

拾云山居©赵奕龙


南边多山,山有深林。


24497de6a1372dc09d25dc6b9e1736b2.jpg

群山环绕的村子©陈林


拾云山房位于浙江省金华武义县一处山林古村之中,村子保留了完整的夯土民居面貌,村中建筑依山势高差而建,群山环绕,村口处尚存几颗繁茂的古树,已上百年。书屋坐落于村口广场不远处,旁边是保留完好的夯土三合院民居,场地原址有一个牛栏房,坍塌后被拆除。


20b1af23e400e1b7ab04589a2addb515.jpg

建筑区位© 尌林建筑

47282f70a4f465b0fccd152882f59e67.jpg

村子全貌©陈林


建造书屋,是为了给古村提供一个阅读的空间,一个让人静下心的地方,从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小孩子回到山里;也希望能够创造出一个丰富而安静的场所,让小孩子和老人都能在这座建筑中里感受到自由和快乐。


82f61f473564ed24547ba3e7e37c9beb.jpg

总平面图© 尌林建筑

780dd93c3973058bf1feb3a9420154e5.jpg

场地环境©陈林

6cc5a651a4f0d8525afd823ed4a62e62.jpg

俯瞰建筑,融入周边民居©赵奕龙

5141bf646aed72ba0df743224e2d260c.jpg

鸟瞰书屋©赵奕龙

fc5b8d759ee4c6e8141220addd9a1fe1.jpg

鸟瞰书屋©赵奕龙


让空间与乡村友好

把书屋的一部分空间留给村民,是我们设计初始阶段就有的想法,也是一种直觉性的感受,在书屋的首层做一个架空的半室外开放空间,用十根结构柱架空整个书屋首层,实体空间都设定在二层,两个空间通过一部室外楼梯进行连接,只在首层局部设置了一个小水吧,可以提供水饮,其他的空间完全公共开放,山里的村民们可以在此喝茶聊天,小孩们也可以在这个空间玩耍打闹,用这个开放空间把各种活动的可能性都串联起来。


4b547d6648c7084980b6cc7b67fc66ba.jpg

设计草图© 尌林建筑

04fa0c3b5ee755e28e9f6a03c869548e.jpg

书屋融合在村子环境中©赵奕龙

064b028963062a2d09cdc6f2ec45968d.jpg

从西南角看架空的书屋©赵奕龙

b7ece9895e638c0f4b6b9f7db9a6f6c0.jpg

书屋西立面©赵奕龙

698c5bb5d459bcce22bea2b78711a676.jpg

村民在书屋首层喝茶聊天场景©赵奕龙


同时站在场地关系的角度思考,书屋用地处于一个三角地带,南侧是该村落的主要步行干道,北侧有一堵三米高的石坎墙,石坎墙上面是一片儿童戏玩区,在设计策略上抬高书屋的实体空间部分,让建筑体首层与道路之间形成空间的退让,路上的行人也可以随时到书屋下休息。而书屋的二层则和儿童戏玩区在同一空间层面上,这样的处理,一方面便于儿童进入书屋看书或者在儿童区玩耍,另一方面,方便父母在书屋里阅读的同时能关注到孩子。无论是站在场地属性的角度还是站在对乡村生活理解的角度,在乡村设计建筑,我们都希望建筑与村民、与乡村环境都能保持一种最友好的状态。


ed2677936eb1b768e4ba7b6120bb2047.jpg

剖透视© 尌林建筑

b37d1122d42431ea91ea3e5fd02073c5.jpg

书屋北立面©赵奕龙

8dfae74e9dd3659f6957e8b3f73766b4.jpg

建筑与场地的高差处理©赵奕龙

e78c83e299519c10e5b1ef0cca8a574b.jpg

书屋首层与村道的关系©赵奕龙

8fc0a17e4d659932397ae8d1131ce6dd.jpg

书屋首层与村道的关系©赵奕龙


天井与时间性

天井作为空间核心被安放在书屋中,尺度怡人,在首层天井底部下方留出一片水面,下雨时,雨水从天井落入书屋水池,在书屋就可以听到滴滴答答的声音;晴天时,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来,形成独特的光影效果。之所以在很小的书屋里去营造一个天井,也是为了让这个小房子能与自然、时间、空间产生更多的关联性,这可能就是一种我所认为的时间性。


0164c01f8449476927a5eab11a395109.jpg

云雾中的书屋©赵奕龙

5c6ef785b65e5497baa60f17305f7021.jpg

天井与水院©赵奕龙

0172adaca788402ca241fda27748e9b2.jpg

天井内侧©赵奕龙

6fa4dd33da39f04e7b7669696a60713d.jpg

雨水落入天井©陈林


天井空间的设置,就是在等某个特定的时间——阳光洒进来,形成一道光影;雨水落入水院,产生一点涟漪;空气流进来,感受一缕微风。在这样的时刻,天井被设定为一个等待此时间点的特殊意义空间。我所理解的乡村建筑的精髓,是一种人与空间、人与自然、人与时间和谐共处的状态。阳光、雨水、空气都可以通过天井被纳入室内空间。


fd48c5b3db5a495d6a7de3238b67792d.jpg

透过天井看到对面的阅读空间©赵奕龙

55b7208692dbe7fc53810fbaa9e3d2d9.jpg

天井与书架©赵奕龙

bafa2307deb0738a64434ac3bfbb3761.jpg

柱脚局部细节©陈林


回廊与交流

在书屋二层设计了两圈回字形的书架,书架围绕天井和中间的阅读空间形成一个回廊,一米左右的宽度,尺度舒服,由首层结构架空悬挑而出。通过这样一个回廊,让人游走在其中,能产生类似园林游走的体验;同时,回字形书架上根据书架的模数尺寸,打开了很多洞口,它们高低错落、大小不一,让视线穿透,空气流动。


15f613a2175c006f3fc82e630cdee377.jpg

书架回廊©赵奕龙

38bf23c73a4884e0f686d1c8aa235a9a.jpg

入口与上夹层的楼梯©赵奕龙


读者漫游于回廊时,视线和空间通过洞口突然被打开,空间的边界便消隐了。当人站在洞口的另一边,透过窗口,不但能看到坐在窗台上看书的人,还能看到更远的窗外,远处的山林和大树。通过屋内层层递进的透视感能产生空间与人,与环境的交流和对话。


670e1d64cff06d8c262c6352ab33f6a4.jpg

书架框内窥视阅读空间©赵奕龙

dfc133b1a8611a56e09e1d4b049f411b.jpg

儿童阅读空间的多种状态©赵奕龙

8be263b84308c5042e886d6f1d2eaccb.jpg

与阅读状态相结合的书架©赵奕龙

26df8a0015156be5c1411763f4b79fa6.jpg

通透的书架关系©赵奕龙


实验性的尝试

实验性是我们一直在坚持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,在书屋的设计中,我们做了两个实验,一个是形态类型上的实验,一个是材料运用上的实验。

ee9dd97d97b877cd08e12d3cf1d5aaa5.jpg

书屋融合在层叠的屋顶关系里©赵奕龙

2d4229b2df4550b4b64755893175e84d.jpg

形态演变© 尌林建筑


形态类型上,把书屋实体空间部分抬高,实体部分延续当地民居的双坡屋顶形式和坡度,以及传统的屋面顺水做法和小青瓦的铺设,却在屋顶的屋脊上做了微小的设计动作,让屋脊的角度做了6.5°小偏转。使书屋的屋顶形态发生一点微妙的形态变化,屋顶的檐口一高一低,室内屋顶的倾斜结合均质书架的空间,让空间发生变化。


cee122ca947d7bc4dc42626f4084bfc0.jpg

设计策略© 尌林建筑

8529d150217beae6fb9e876bf813daac.jpg

阅读空间©赵奕龙

91f39ecd236bbf04c41756995a9158c7.jpg

书架对应的屋顶结构关系©赵奕龙


材料运用上,书屋的书架选择3公分厚的松木板模数化布置,用统一的模数尺度语言控制,书架的竖档和屋顶的结构梁用材一一对应,形成整体的语言逻辑体系。在外立面上,采用乡村比较少见的阳光板,让整个房子变成了一种半透明的状态,室内的光线透过阳光板变得很温和,给书屋室内形成一种舒适的阅读环境,同时,半透明的材料可让室内的人对室外景观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朦胧美,实现一种半通透性的空间感受和氛围的目的。


8dff5b03da59ea8021bd9e7707a3feb0.jpg

卡布隆版©陈林

42106c02ccb4be200ab6f7a39170934b.jpg

温和的光阅读环境©赵奕龙

a9a5ae398d2c1074985f9edaf5dfce5f.jpg

若隐若现的室外景观©赵奕龙

0a6a46f0dbd25bef069e9c56838ec04d.jpg

若隐若现的室外景观©赵奕龙


乡村对于很多建筑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,很多建筑师也逐渐参与到乡村中不断做尝试。我们也是一样,抱着探索和融合的心态,以建筑师的身份尝试介入乡村,很多时候,设计的灵感不仅只来自建筑师的直觉判断,而且需要根植于乡村本身,让在地性与创造性很好的结合。其实乡村没有标准,没有固定法则,没有唯一性,好坏只能让乡村自身来判断,我希望这会是一个好的开始。


e74cf5ce5218aa424cf0543d912cf195.jpg

傍晚的书屋©陈林

f1b69683d242e4ad61b154a43b7b896a.jpg

手工模型© 尌林建筑

6cbf3bece80a6ac624c5cc14756b479f.jpg

手工模型© 尌林建筑

f42ce53691660c681b5308ce1955a6bb.jpg

手工模型© 尌林建筑

83a61820666c4f5d88e08c1ace251b7c.jpg

结构分解示意© 尌林建筑

7da37191aea8e70d6bd72201a22a3aef.jpg

首层平面图© 尌林建筑

b503ce51201ccc2ec06bd9b53b7232e4.jpg

二层平面© 尌林建筑

db824d615438ddb5a512016c0c31c101.jpg

夹层平面图© 尌林建筑

5a1f8f844de2702dabfaaeb6537a3474.jpg

南立面© 尌林建筑

2b7c4d7dea12f3d145d9312bcee3af6a.jpg

北立面© 尌林建筑

c14994a1e8849ad47f3fb464a79fd63b.jpg

东立面© 尌林建筑

d4e4c6d4404ec611ccad6c4f7fa15763.jpg

墙身详图© 尌林建筑



项目名称:武义梁家山·拾云山房
项目地点:金华武义柳城镇梁家山村
项目业主:宏福旅游集团有限公司
项目类型:乡村书屋
设计时间:2016.12-2017.8
建造时间:2017.10-2018.6
设计单位:尌林建筑设计事务所
主持建筑师:陈林
项目建筑师:刘东英
参与建筑师:刘东英、杨世强、简雪莲
结构形式:钢木结构
建筑材料:进口松木、阳光板、水磨石
建筑面积:156㎡
建筑摄影:赵奕龙、陈林


留言评论/Comment

工作机会/Jobs
队友招募/Teammates
  • 欧洲业余建筑师

    长期招募世界各地实际项目竞赛队友(主要是欧洲)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06.06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欧洲业余建筑师

    世界各地实际项目设计竞赛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06.24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liuxiao

    甲级设计院长期寻找竞赛合作对象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6.08.31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zhengzan2015

    招募全球建筑设计竞赛队友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6.02.28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peijunfei

    海外设计团队BD合作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30.03.12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wzq191315

    设计师组队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7.08.15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andy

    超级英雄住所渲染图设计竞赛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06.16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wangzhaoheng

    找竞赛找伙伴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11.29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jorgutyn

    国际设计竞赛队友(长期:倾向偏实际落地)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12.05

    招募中/Ongoing
  • EASE DESIGN

    实际项目竞赛和投标

    人数: 若干 ,截止时间:2025.02.28

    招募中/Ongoing

赞助我们/Donate

  • 支付宝/Alipay

  • 微信支付/WeChat Pay

感谢您对archrace的支持!

Thanks for your donation!

×

请先登录archrace!

Before publishing, please login archrace!

没有archrace账户?请点击这里!

Don`t have archrace account?Sign up here !

×

注册archrace!账户!

Sign up archrace!

已经有archrace账户?请点击这里!

Already havearchrace account?Loginhere !

×

选择发布的信息类别/Select category

提示:发布前请确认是否已注册并登陆了archrace账户!

Note: please confirm whether you have registered and logged in the archrace account before publishing!

×